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一周一师】民盟盟员姜在民:深耕课堂的“金牌教师”

【一周一师】民盟盟员姜在民:深耕课堂的“金牌教师”

发布日期:2024-04-09  作者: 来源:党委宣传部 党委学工部 阅读次数:

3f31d5781f2c4e04b66a7c22e7658cbe.png

姜在民,男,汉族,1963年5月生,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讲“植物学”“植物生物学”“植物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等课程。荣获陕西省教育厅“我身边的好典型”2019年度人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届金牌教师“教学卓越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深耕课堂,姜在民是认真严谨的“金牌教师”,精心建成国家一流课程,引领学生探索神奇的植物奥秘;秦岭深处,姜在民是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从一片叶子开始,带领学生认识精彩的植物世界。任教37年,姜在民立德滋兰树慧,育才桃李芬芳。

三尺讲台绽芳华

姜在民始终关注国家教育教学发展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用新技术、新方法丰富课堂教育教学内涵。他坚持探索“课堂+”模式建构,注重信息化手段、科研成果、实践实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2016年,姜在民率先将“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应用于植物学课堂教学,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2018年,姜在民率先采用翻转课堂方式,推进植物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不断对翻转课堂的组织方式和内容进行总结完善,推动了学校植物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他不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眼界。他作为课程负责人主讲的《植物学》获得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秦岭火地塘植物学综合仿真实训》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主编的《植物学》获陕西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二等奖,主讲的《生物学实习》获第二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水平得到同行公认和好评,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1项。

秦岭深处谱华章

从2008年第一次带学生到秦岭火地塘试验林场开展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姜在民每年都要在火地塘呆足一个月。每周带学生上山下沟,每天步行少则5公里,多则10公里,累计下来,带过的学生2000余名,走过的山路超过1800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从杨凌到广州。而2018年出版的收录128科、423属、700种,配有2166幅彩色照片的《秦岭火地塘植物图鉴》更是见证了姜在民在火地塘沟沟坎坎奔波跋涉、探秘千姿百态植物世界的身影。

2008年,姜在民带领团队系统整合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等五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了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教学新体系,在农林院校首创跨学科多课程综合性野外教学实习。2016年,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秦岭野生植物资源,姜在民又主持进行了第四次生物学实习教学改革,率先提出以植物数字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代替传统实习中大量采集实物标本的实习模式,并取得巨大成效,在秦岭山上书写了华丽的育人篇章。

嘉言懿行育新人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当中,姜在民以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坚持“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师要躬亲共守”的准则,在治学与做人上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榜样。

火地塘实习中,一位男生小指粉碎性骨折,姜在民坚持将其送往西安救治,保住了这名同学的小指。他坚持的理由只有一句:“虽然失去小指,对生活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孩子以后还要找对象!”那一刻,言语间流露出的暖心就像学生的父亲。

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上课不能迟到,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实验课必须带实验指导书、穿实验服,否则不能入内。特别是植物标本鉴定时的“小气”,更让曾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的孙奇印象深刻。

生命学院2008级新生第一次野外实习时,只有几本厚厚的《秦岭植物志》,当时不通网络、手机信号也很差,根据植物检索表认识手中陌生植物,对孙奇等大一新生来说绝非易事。姜在民不会直接给答案,只给一点提示。鉴定到科、属或种阶段,模棱两可时,又挤牙膏似地提示学生错在何处?描述判断有何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授人以渔”的方法,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中归纳总结,得到正确答案,也是对学生基本的科研训练。

多年坚守,源自那份赤诚和无限热爱。姜在民在37年的教学中,始终坚持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做一名“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