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人士风采» 杂交小麦育种专家张改生:一生只为小麦育种忙

杂交小麦育种专家张改生:一生只为小麦育种忙

发布日期:2008-05-01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初识张改生,笔者有些诧异。

  他个头不高,皮肤黝黑,头发有些谢顶,一件腿色的宽大T恤套在身上,看起来更加清瘦。他解释说,干他们这行,热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好衣裳也穿不着。平时下地都是带早帽,穿胶鞋,跟农民没什么两样。当地老百姓于是调侃:“远看像个土农民,是个扛锨种地的,近看原来是个搞科学研究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学者,历尽3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杂交小麦育种研究的辉煌历史,初步解决了杂交小麦育种研究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

  伴随着“西杂一号”的正式审定,“西杂五号”区域试验的进一步成功,张改生连同他的杂交小麦日益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一段童年,他毅然放弃“金饭碗”

  张改生的家乡,位于离西安杨凌不远的周至县,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张改生一样也逃脱不了那个年代的集体命运。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从中学作为回乡青年转回家乡务农,后又在老家当过一段时间的电信话务员。1972年5月,他收到陕西中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在旁人看来,他算是捧上了“金饭碗”,然而,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我当时一门心思想学农。小时候,经常吃不饱,树皮,草根都吃过。挨饿那会儿,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家乡人做点事,让他们吃饱饭。当时想法特别简单,觉得学农毕业后可以回农村当个技术员,能给家乡人干点事,挺好!”

  于是,他找到咸阳市教育局要求将录取院校改成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以下简称“西农”),负责招生的老师为此大惑不解:你这娃儿是不是有毛病,放着好好的金饭碗不要,却想换成个土饭碗?

  终究还是经不起他的软磨硬泡,招生老师照他的意思改了录取院校,他成为西北农学院当年录取的最后一名学生。没想到,在西农,这一呆就是30多年。

  一堂课,他立志攻克这一世界科学难题

  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到一位杂交小麦育种专家,张改生说这一转折始于李正德老师的一堂课。

  刚到西农,第一件事就是到小麦田里去杂。什么叫去杂?为什么要去杂?当时张改生没什么概念,只知道是拔掉不要的小麦杂株。“别提当时多灰心了,怎么在农学院上学就是这样?”张改生请教身边一位农民模样的大人,才知去杂是为了提纯良种,而身边劳动的大人不是农民,而是当时听起来很陌生的教授:李正德。

  那时李正德教授与赵洪璋教授一起负责西农遗传育种组,同时还给本科生与研究生上遗传课。李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有一堂课张改生至今印象深刻。那堂课,李老师讲作物杂种优势利用。20世纪40年代起,杂交玉米,杂交高粱,杂交甜菜相继培育成功,并投入大田生产,特别是70-80年代杂交水稻和杂交油菜的问世,给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带来了曙光。然而,小麦因为其自身遗传特性远比其它作物复杂的原因,杂种优势利用更难,尽管世界各国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目前依然是一项悬而未决的世界科学难题。

  李老师给同学们算了一笔帐:杂交水稻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足以养活6000万人口,而我国有4亿亩小麦种植区,如果50%的面积能推广种植杂交小麦,按每亩增产100斤计,每斤售价0.8 元(那时商品小麦可以卖到0.80-0.85元/斤),每年可增收小麦200亿斤,160亿元人民币。“杂交小麦研究既是一座难以攻克的堡垒,又是一座蕴藏丰富的金矿。”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当时特别激动,发誓一定要解决这一科学难题。”回忆当年,张改生是满脸的兴奋。

  张改生的大学生活忙碌而充实。1974年,他以门门主课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同年,留下任教。1975年,开始专门搞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解决杂交小麦难题真正成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

  一个信念,他谱写了杂交小麦育种研究的辉煌史

  1976年,第一届杂交小麦会议召开。时任国家主席的华国锋同志指出“杂交水稻已经突破,杂交小麦也要尽快突破。”

  要想攻克这一世界科学难题又是谈何容易?然而,倔强的张改生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下去。最初几年,育种条件异常艰苦,每年4,5,6月份,他常常天不亮就赶到试验田,观察,记载,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从每年的小麦播种,杂交,选种到收获,考种,晾晒,一个细节的疏忽,就可能导致整个试验的报废,数年的心血付之东流。那时候晾晒小麦没有凉棚,晚上不敢睡得太死,一听到雨声他就得叫上爱人与孩子一起收麦种,常常收完了天也大亮。

  “不觉得苦吗?”笔者好奇。“农村出来的孩子,从小苦惯了,这点苦不算什么,何况自己心里清楚干的事很有意义,吃再多的苦也值得。”他爽朗地笑了。

  就是这一信念,支撑他谱写了杂交小麦育种研究的辉煌史。1975年至1995年,他先后培育出多种小麦新类型不育系,较好地克服了国内外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T型不育系诸多缺点,使小麦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1988年5月通过部省级鉴定,尤其偏型和A型为国内外首创。该项成果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后,他又首次在普通小麦栽培品种内成功地培育出稳定的偏、粘、易和二角型非1BL/1RS新不育系,用其选育的杂交小麦能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大大减化了三系育种的培育程序,同时又能提供出一种优化制种技术,使小麦单产真正能达到“水涨船高”的作用。1997年7月,该成果通过省级鉴定,2000年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8月,张改生课题组培育的杂交小麦新品种“西杂一号”,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是我国黄淮冬麦区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交小麦新品种,它标志着我国杂交小麦正式开始投入生产。

  随后,一批新的后备杂交新组合也已崭露头角,如“西杂五号”2002年提前通过陕西省预审,2004年完成国家黄淮冬麦区区域试验,增产显著,现已大面积进行生产示范并走向推广应用。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初步解决了杂交小麦育种研究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使杂交小麦真正从实验室开始走向了大田生产。”张改生自豪地说。

  一句嘱托,他决心为国家粮食安全奋斗到底

  2004年4月11日,张改生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西农视察。在与部分专家座谈时,张改生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最重要的途径是优良品种培育,特别是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的建议。总书记在讲话中语重心长地说:“刚才改生同志提出的建议很好,我们首先要抓良种培育,良种如果有了突破,那我们单位面积产量就可以有所突破。我们建国50多年来的农业发展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说到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

  临别时,总书记紧紧握着张改生的手,亲切地询问了他搞杂交小麦研究的有关情况,并嘱咐他一定要搞好杂交小麦的产业化发展,为国家的粮食增产做出贡献。

  “当时,我心情无比激动,更感到了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重大。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研究搞得更好,把杂交小麦的研究成果尽快大面积产业化,实实在在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张改生动情地说。

  胡总书记的嘱托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两年来,他的杂交小麦研究又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产业平台,将已通过鉴定并具有知识产权的小麦杀雄剂SQ-1、高效制种技术和已审定的杂交小麦新品种融为一体,加快了杂交小麦的产业化开发。2002年1月,该成果又通过省级鉴定,2003年3月获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

  目前,杂交小麦育种无论是种子生产还是杂交种推广都稳步大面积走向了生产,中试与生产示范点已经涉及到了黄淮海地区,2005年杂交小麦制种夏收面积达到2004年的6倍,完全进入到规模化生产阶段。

  张改生说他的下一步主攻目标是完成专用型、高产型杂交小麦新品种到超级杂交麦的选育,力争使高产型杂交小麦亩产量稳定达到650-750公斤,同时,加紧专用型杂交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使品质达到国颁小麦优质一级标准,亩产量稳定达到600公斤。

  “我注定要跟小麦育种打一辈子交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