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参政议政» 孙其信:攻坚拔寨 啃下精准扶贫中的“硬骨头”

孙其信:攻坚拔寨 啃下精准扶贫中的“硬骨头”

发布日期:2017-03-14  作者: 来源:《西部网》 2017-03-10 阅读次数:

  ——陕西广播电视台全国两会特别节目《撸起袖子加油干,追赶超越新陕西》系列访谈

  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勇军。欢迎收听陕西广播电视台全国两会特别节目《撸起袖子加油干,追赶超越新陕西》。今天节目的主题是《攻坚拔寨 啃下精准扶贫中的“硬骨头”》。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去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之后。今年将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要完成今年的目标,还需啃下哪些硬骨头?摘帽之后脱贫成果又该如何巩固?让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讨论这个话题。做客我们北京两会全媒体访谈室的两位嘉宾,分别是: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副主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

  全国人大代表、商洛市丹凤县土门镇副镇长、土门村党支部书记叶瑜

  还有媒体观察员耿万崇

  主持人:“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我想问问孙代表和叶代表,我想问问你们有哪些具体感受,首先有请孙代表。”

  孙其信:“3月5号,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听取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我们对过去一年,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感到十分的欣慰和高兴。面对国际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国内这样一种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经济增长、民生改善、深化改革、脱贫攻坚都亮出了一份非常靓丽的成绩单。在这样一个十四亿人的大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是人类历史上真的是一场伟大的壮举。那么,我们对总理部署的2017年的工作,我们也充满信心,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特别是在解决诸多的民生领域的难点问题上,有更加实的举措,各个举措都是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也感到非常欣慰。我们希望在全国上下,就跟你们的这个标题一样,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完成2017年各项工作,为我们全面实现小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持人:“好,谢谢孙代表。叶瑜代表谈谈您的感受。”

  叶瑜:“听了总理所作的这个政府工作报告,我们首先觉得是备受重视,备受鼓舞。去年总结2016年的这些各项工作中,我重点关注了一个是生态、一个是对基层的民生的改善,很多工作做得很细,措施有很大的一些调整和变化。我们处在基层,感受是真切的,觉得真的不容易。2017年的这个各项工作的部署,我们也对今年各项工作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总理的报告指出的思路也特别清晰,比如农村精准脱贫方面,以及在下面的产业发展方面,有了更大的一些干劲,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拓宽农村电商的渠道,以及在精准脱贫中的产业引导,布局方向,以及在基层陕南移民搬迁和这个棚户区改造方面的重点措施,都给了我们当地,以及贫困地区重大的一些支持,所以我们也有信心、有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干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主持人:“叶瑜代表工作的丹凤县土门镇位于陕南山区,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本台记者惠鑫赴土门村采访,记录了村上一个移民搬迁户的生活变迁。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记者的报道去了解一下。”

  【录音报道】

  一条宽阔的同村公路,将记者带进了商洛市丹凤县土门镇土门村,依水而建的房屋整齐排列,刚刚解冻的农田里,村民王安良正在给蒜苗清除杂草。

  王安良:“我这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这,春天要锄草,过两天要浇水,蒜苗粗么,产量高,卖的钱就多了。”

  今年50多岁的王安良,身体状况不好,干起农活,只能慢慢来,一个多小时,王安良才把一亩蒜苗地里的草锄完。随后,他便邀请记者去他的新家看看,路上,他告诉记者,3年前,他还住在山上,日子过的紧紧巴巴。

  王安良:“那是个深沟,像猿人居住的地方一样,原来路又不通,又没有电,又是个滑坡地,地质条件非常恶劣,我想出力都没地方出,弄下粮食,又出不去,只能自己吃,剩下的就糟蹋了。”

  从地头到王安良家,大约走了5、6分钟,虽然,他在这里已经住了2年多,但每每看到自己的房子,就很兴奋,一进房门就拉着记者,一边参观,一边介绍起来。

  王安良:“你看这厨房啥都有,水电都通着呢。”

  记者:“也是自来水?”

  王安良:“是自来水。”

  记者:“你盖了一层?”

  王安良:“嗯,三个卧室、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

  王安良说,新家一共需要10万元,政府补贴了4万元,自己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6万元,就住了进来,如今,不仅住房条件改善了,收入渠道也拓宽了。原先,住在山上,10亩土地,种粮和药材,粮食自己吃,药材背出山来卖一些,收入微薄,2016年,村上来了一家养鸡厂,他的10亩地,又为他带来了二次收入。

  王安良:“林上是山茱萸收入,那是我的,人家是租我的地,经营林下,喂鸡呢,又不破坏我的啥,一年多给我1000多块钱。鸡场就在这呢,防疫去,有时间弄个鸡粪,去给人家干个零活,一天就是7、80块钱。”

  主持人:“报道中的王安良,其实是我省千千万万个移民搬迁户的缩影。据统计,去年我省开工建设搬迁安置房24.4万套,安排搬迁86万人。今年计划建设移民搬迁住房21.3万套,完成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18万户、避灾生态搬迁4.2万户。叶代表,您在工作中接触了很多移民搬迁户,您觉得他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有哪些改变?”

  叶瑜:“比如说,他们以前住在山里山沟,可能只是用了一个电灯泡,摩托车可能都很难到达山顶,更不用谈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些接触或者一些思想上的碰撞。我觉得这个是他们搬下来之后,一个生活条件改善了,现代化的一些设施,通过这个网络,以及在街道跟前的购买,可能更加便利,再有他子女上学就进就能上学。第二方面就是收入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住到集中区之后,通过集中的规划种植,政府的引导,他们就知道很多的就业信息、产业收购信息、技术管理信息,信息更加通畅。他们在就业上,就能直接在当地实现一些就业,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幸福指数不断的提升。”

  主持人:“那我看孙其信代表在听叶瑜讲述他们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时候,频频点头。对于叶代表他们村脱贫攻坚工作,您也给一些建议。”

  孙其信:“土门村一年多来的这个变化,我的第一感受,我们当前国家实施的这样一套,一整套的脱贫攻坚的整体的举措是完全正确。它的方向、路径、举措都是行之有效,那从刚才老乡这个介绍里面我看到了,这就能够体现一个是异地搬迁,这是我们目前解决这个生活在生态脆弱、交通闭塞、这个生活很不方便的一些边远地区的、生态脆弱地区的,从根本上解决它生计的一个最根本的办法。这也是我们陕西省在全国开创的一种扶贫搬迁一种有特色的路径,那么只有真正把输血变成一个造血,本质根本的脱贫,这才是可持续的,真正的脱贫。”

  主持人:“嗯,就像您说的从输血变为造血,这也是我们移民搬迁的一个目标,让移民搬迁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也是个系统工程,听听媒体观察员耿万崇的点评。”

  耿万崇:“2016年是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的第一年。第一年,重在理顺体制机制。2017年则是建设推进年,根据省上要求,各地在签署移民搬迁入户调查协议时,搬迁协议、旧宅拆除复垦协议、脱贫致富协议要一起签。“三项协议一起签”被誉为我省新一轮移民暨脱贫搬迁中的一大亮点,说明我省今年将重点考虑后移民搬迁时代如何做好社会管理服务、脱贫就业保障等方面的转型探索。

  耿万崇:“转型的方向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打造易地扶贫搬迁的“升级版”,不是物理搬家,走简单“复制农村”的老路。根据我省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我省将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就业、创业脱贫,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旅游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扶持建立一批贫困人口产业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孩子上学不发愁,看病打工都方便”,总之一句话,让搬迁户真正融入多元化的现代生活。”

  主持人:“欢迎收听陕西广播电视台全国两会特别节目《撸起袖子加油干,追赶超越新陕西》。今天节目的主题是《攻坚拔寨啃下精准扶贫中的“硬骨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强调,今年还要继续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我们知道土门镇所在的秦巴山区是我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连片特困地区。孙代表,我了解到您去年专门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0多名师生,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对我省秦巴山区在内的全国七个连片贫困地区走访调研。为什么选择叫师生们去秦巴山区?”

  孙其信:“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我们在十三五实施脱贫攻坚,这个行动以后,作为大学,我们深切意识到这就是中国办大学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其实,我们认为让学生下到农村,也是让我们的学生接受中国国情教育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有些同学在春节期间,走村入户啊,其实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但是通过入户调研我们发现,第一感受,脱贫攻坚到2020年要全部实现脱贫的确是一场非常复杂的、难度极高的事情。另外,我们看到,我们很多贫困地区有很多的特色农产品,由于这个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有些地区、有些农产品因为这个价格的回落,也导致收入降低。第一,要高度重视这种经济下行背景下,可能给我们的脱贫工作,又增添了一个难度,而且也完全存在已经脱贫的户,由于这种经济下行,由于收入的降低,还存在脱贫返贫的风险,而且存在返贫的一些实例。第二个,要做到精准是非常重要的,刚才我听叶代表讲,就是一户一策。并不是每户的造成贫困的原因是一样的,而且这个贫困本身的实际情况,他的这个家庭的情况、劳动力的情况、教育的情况、脱贫的意愿等各方的差别很。在对策上,随着脱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它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因为越往后剩下的贫困人口啊,他的贫困的程度,贫困的诱因,那么他脱贫的难度就更大。第三,可能在办法、路径上还要进一步丰富,因为国务院提出的扶贫规划里面,把产业扶贫作为第一项,依我说,产业扶贫是真正的是造血的一种扶贫,但是有些区域发展产业不一定合适,你没有太好的产业,所以现在提出要多举措。通过就业,想办法让他就业;另外的就是要通过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国家在这个生态保护的补偿的要加大力度;另外,我来自教育口,我特别想提教育扶贫。如果一个贫困家庭,我们国家免费给他培养一个大学,并让他就业了,这个贫困户就脱贫了。而这种脱贫带来的是一种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根本的办法。”

  主持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注重脱贫质量,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孙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农业高等学府,杨凌又有中国农业“硅谷“的美誉,那您觉得,应该怎样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孙其信:“教育部在三年前就启动了,面向贫困地区农村考生的专项招生计划,而且这几年每年的招生的数量、比例都在提升。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里面也再次声明,今年还要进一步的加大,专门面向贫困地区农村生源的招生比例,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代际传递一个有效手段。这个其实我们学校招生的生源,一半以上来自农村,所以我想进一步的做好面向贫困地区农村的这个专项招生计划,这是我们做好支援、参与扶贫工作之一。对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孩子,要加大支持、资助力度。我们现在有一些减免、帮扶、奖励一系列的政策,就是让每一个孩子,特别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不会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第三个,就是要发挥杨凌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的优势。特色产业这是解决贫困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发展特色产业要做好、做强,而且做出高的效益来,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所以真正把最好的技术、最适用的技术,能够我们广泛的运用到贫困地区,这就是我们能够为脱贫,做的一个最有效的工作。最后一个,我觉得还要发挥我们在培训,培训农户、培训基层的农技人员,包括培训,我们像叶镇长这样基层的党政干部,让他们能够更多地掌握脱贫的一些重大的一些决策,新的举措、新的办法、新的技术,由他们带动一方老百姓,能够脱贫致富,那么,这个效果就会更大。所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也已经成立了职业农民培训学院,那么也成立了农民发展学院,这都是全国第一家。我们的目的就是真正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把农民和农村的干部的培训,作为我们大学服务于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一项有效的举措。”

  主持人:“我想,叶代表听了这个消息肯定会特别高兴吧。”

  叶瑜:“我觉得校长说的这些,对我们当地,说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也说到我们基层干部和政府的心坎上;第二方面,这两年,西农等农业科技部门,对我们当地贫困地区的支持是很大的。比如说,每年夏天的义务支教,然后你们上次,在我们竹林关桃花谷做的示范园区建设,以及对我们新品种的免费供给,以及今年给群众做的产业科管技术培训,我们觉得都是实实在在的,受益匪浅的。但是在这方面,我觉得在今后的政策的延伸和对接上,应该更多。加大对人才技术的投入,把真正的一些新的技术,用到我们当地,能够生根发芽,结花结果。在合作社,以及电商、以及今后的职业农民培训上,我们也有很多的新期待,因为,当地真的特别缺这种经营性的人才。”

  主持人:“我们说到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都将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生力军’。现在很多年轻人,他回乡创业的意愿是有了,如何吸引他们在创业的路上走的非常畅通,有没有很长效的机制。下面来听听媒体观察员耿万崇的点评。”

  耿万崇:“农村,天然的没有城市那么大的吸引力,我们需要像叶瑜这样的有志青年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我觉得要从情感、利益、制度的这三个方面来做工作,形成有效的扶贫人才流失制约机制。去年,我们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部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第一书记的扶贫日记》,听了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让这些第一书记离开繁华的都市,坚守在农村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应该是这些外来扶贫人才让贫困地区受益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第一书记和他们所在的村庄是相辅相成的扶贫共同体吗,这应该是他们最大的留在当地的动力。”

  主持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17年任务时指出,今年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叶代表,今年我们土门镇的扶贫工作将围绕哪些重点展开?”

  叶瑜:“首先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像我们的陕南移民搬迁,去年通过摸底,我们有150户,在今年要全部入住,这是一个特大的工程,我们今年将要全部落实;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水、电、路、视、讯全方位的一些改善的后续工作,基础设施也要在今年进行提升;第三方面,我们在产业的管理上,我们镇上打出的是万亩樱桃带,千亩樱桃园,为了提升产业效率,我们在樱桃树下,种的有大蒜和蒜苗,林下经济,提高单位亩产的效益。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更多培训、技术引导来提高群众的整体收入。” 

  主持人:“孙代表,结合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我省年内实现88.5万贫困人口脱贫,13个贫困县摘帽的目标,请留下您最想说的话。”

  孙其信:“第一个,还是要继续实施精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对标。第二个,一定要体现务实,出实招,让农村,让贫困地区,要见到实效。第三要真脱贫,就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讲的,不要出现“被脱贫”,脱贫涉及到每一个贫困户的切身利益,一切要做到实字当先,要见到实效,举措要实,让他真正实现,真正的脱贫。”

  主持人:“听众朋友,去年我省各级紧紧抓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动摇,因人因地施策,脱贫攻坚工作首战告捷。但脱贫攻坚战役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今年仍是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我们既要继续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这项工作,牵住实现全面小康的‘牛鼻子’,也要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谨防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主持人:“好,感谢各位收听今天的全国两会特别节目《撸起袖子加油干,追赶超越新陕西》。也感谢三位嘉宾的参与。”

  原文链接:http://m.cnwest.com/share/?id=240326&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