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只有在改革中才能焕发新的活力
主动走向市场,文艺院团改制才有出路
“十七届六中全会最大的亮点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没有‘一锅煮’。”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凤凰古城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叶文智说。文化事业政府买单,文化产业走市场化道路,这种重新定位让文化产业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主导下,焕发新的生机。
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王阳娟一直为下属的7个地方剧院团的演出场地发愁。因为还没有主动走向市场,这7个地方剧院团只能靠政府100万元的文化项目资金支撑着。“我们每月只能发70%的工资,租一个剧院一次租金就要8万元,可演出门票才卖几千元。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怎么生存下去?”王阳娟说。
事实上,在改革以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也面临同样的生存困境,但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赋予了这个自治州歌舞团新的生命。由湘西州歌舞团负责策划、演出的大型节目《天门狐仙》,在张家界旅游景区每年要演出10个月,每天演出两场,观看人数达到3000人,几乎场场爆满。
拥有云南省歌舞团、省杂技团等4家院团的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目前也已经顺利完成院团改制,走出了一条市场化新路。“我们策划推出了《梦幻腾冲》等一系列大型演出。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在柬埔寨推出了大型节目《吴哥的微笑》,在新加坡推出了《辉煌新加坡》,这些演出都是由我们的团队创作、由当地演员表演的,常年在柬埔寨、新加坡演出。”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总经理助理杨劲松说。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大省,正在向“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迈进。目前,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省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6%,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一起,成为全国6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超过5%的省市之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重要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保护
200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走进了湖南省湘西州的凤凰古城。然而古香古色的吊脚楼贴上瓷砖的景象,令他十分心痛。如今,凤凰古城的旅游开发如火如荼,却再也没有人想要画蛇添足了。
“这是产业的力量,老百姓从旅游产业发展中体会到了民族文化带来的益处,他们会很自觉地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叶文智说。
叶文智认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要用市场手段。“杨丽萍的《云南印象》中,那些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歌舞在现代社会已经很难具有传承的动力,但通过艺术家的整合、提炼,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化产品,具有了很高的市场价值,民族文化也因此获得了新生。”叶文智说道。
杨劲松也认为,利用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其效果可能比一般的扶贫帮困措施要好。她以著名银器村——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为例,在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的扶持下,新华村充分发挥当地制作手工银器的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业,形成了以旅游为载体、文化为灵魂的发展模式,现在每年有300万名游客慕名而来。
“新华村的老百姓靠自己的双手富起来了,年轻人主动学起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银器制作工艺,古老的技艺在市场的需求下重新焕发活力。”杨劲松说。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需进一步规范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成立了云南省文化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措施,如每年拿出1万亩土地的专项指标用于发展文化产业,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等等。“这些政策切实保障了文化产业项目的顺利推进,在全国也算是开了先河。”杨劲松说。
但应如何防止过度商业化侵蚀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灵魂?叶文智认为,要正确看待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一方面,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市场会让文化产品的生产按照民众的需求来调整;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利用税收、营业执照的发放限制等手段来防止文化产业过热过快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最关键是应该更清晰地界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界限,注重产业的发展质量,尤其是要评估文化产业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规范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叶文智说。
在文化产业扶持方面,杨劲松也建议,国家要进一步研究文化企业“走出去”战略,制定支持政策,扩大文化对外影响力。“云南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云南人民与周边国家人民紧密相连。云南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云南的文化产业‘走出去’有着天然优势。希望云南的‘桥头堡’建设战略能为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促进对外交流发挥较好的推动作用。”杨劲松说。
此外,她还建议,要加大力度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艺术院校培养的艺术专业人才在表演上过硬,但是在文化产业运作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目前,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计划在丽江市开设一所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学院,专门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