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梁东丽:这个教授“凉粉”多

梁东丽:这个教授“凉粉”多

发布日期:2017-05-10  作者:靳军 来源:党委宣传部 阅读次数:

  走进教室,她脱下风衣,撸起了灰色毛衣袖子,说起了一口发音纯正、声音洪亮的英语;讲台上她来回踱着步子,时而点名提问,时而用英文板书重点内容;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色彩和谐、条理清楚的课件随着讲课进程不断变化着,她的眼睛愈加明亮起来,绿白相间带暗花的围巾不时飘扬起来。这时候的她,尽显知识女性的精干与儒雅。

  这一节课,她PPT课件翻过近60页,手书英文单词两板40余个,20余名学生挺直了身子在倾听,在记录。

  这一节课,是我校全英文理论课“环境化学”教学中的普通一幕,授课对象是资环学院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的2014级学生,授课教师就是她——梁东丽教授。

  2005年,42岁的梁东丽第一次走上讲台当教师,此前21年她一直是学校土壤肥料研究所一名科研人员。在几次国际国内会议上,她担任翻译,口齿伶俐、思路清晰,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一位瑞典专家评价她很适合当教师。“我的博士生导师李生秀教授也极力推荐我去当教师。”就这样,梁东丽成了一名教学科研型教师。

  “搞教学,我不是科班出身。”怎样才能当一个好教师,梁东丽说,这些学生和我的孩子一般大,要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看,只要尽职尽责就好。

  她给本科生上的课程主要是“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的理论课与实验课,每一门课她都用心备课,她说每年的学生都不一样,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这两门课程先后成为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也都获得了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环境化学”由中文授课变成英汉双语授课和全英文授课后,她专门编写了一本双语讲义,讲义以国内现有教材为框架,融入了《水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关键概念》等10多部国外教材中的相关信息,厚达269页,而全英课的讲义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辅助阅读材料。之所以自找“麻烦”,梁东丽说,“想让学生获得教材之外更多的知识。”

  她的每节课,课前有温习提问,课后有作业,每章一次总结讨论,两周一次测验。总结讨论可以是PPT汇报,也可以是纸质版展示,“就是要让学生把厚书读薄。”她反对一次考试定终身,能体现学习过程的上课笔记、回答问题等都记入成绩,一门课程下来仅测验就有6次,而这些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达到70%。

  有同事说,做梁东丽的学生很累,但学生一般不缺她的课。她的学生评教从来不差,站讲台第一年,她的评教结果就是全院第一名。

  每年,她都建有课程QQ群,将学生们聚拢在互联网上,解答学生问题,推荐好资料,共享课件。为了方便学生用手机阅读,她还将课程网站上的FLASH课件转换成PDF版。

  在教给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梁东丽更注意育人,“这是我们对孩子的责任。”课堂内外,她常常将自己工作、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学生分享,组织他们讨论,“要让孩子们做有情感有温度的人。”在本科生的实验课中,她发现个别学生为了结果好看故意更改或编造数据,于是就从这个事情入手教育学生,试验可以改进,要学会忠实于自己的数据,保持诚信,“如果从学生开始就作假,我们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她对学生要求严格在资环学院是出了名的,“这一点深受我的大学老师李酉开教授的影响。”梁东丽介绍,李酉开教授是著名农化分析专家,70岁了还给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带农化分析实验课,做实验时要求学生不准说话,不能坐凳子,桌子上不能洒水,操作稍有不当他就喊“谁谁谁,你的操作有问题”。带上实验课后,梁东丽也注重学生做实验的方式和态度,对于学生的不当操作,除了现场严格纠错外,还用手机拍下来集中播放讲解。

  逢年过节,梁东丽收到的贺卡、鲜花是学院最多的。2013年暑假,梁东丽带全校23名学生去美国访学,虽然只相处了七周时间,却“意外圈粉”。现在,这些学生已经在世界各地求学,每到教师节,他们就纷纷给梁老师寄贺卡、送祝福,汇报学习生活情况。

  “梁老师是我们的楷模。”提起梁东丽教授,资环学院环境科学系青年教师王铁成、屈广周都深为敬佩,入职后第一年他们都曾做过梁东丽的“学生”,如今在教学风格和教学投入上也在向梁老师看齐,“走在校园里,常有学生问候,让我们很有获得感。”“我们系本科生考研,很受浙大、哈工大、南大、中农等名校欢迎。”

  “学生在你心中有多重要,你在他们心中就有多重要。”梁东丽说,这一学期,除了带9名硕士、5名博士外,还有2014级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化学”双语课和“环境化学”全英文课,“本科生总共107个人,他们的名字我都能叫上来。”

  “第一次被感动是看到梁老师批改我的实验报告。”环科141班李雁娜说,红色的字迹密密麻麻,大到回答报告的问题,小到标点符号,梁老师批改得一丝不苟,连她写错的“pH”,老师每一个都批注并修改了过来,“我没有想到,一位教授在本身繁忙的工作之外会这么认真负责地带学生。”

  环科141班的杨婷忘不了上学期的圣诞节,“梁老师给我们送了贺卡和糖果。而且每个人的卡片内容都不一样。”当杨婷看到“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的时候,她感受到梁老师对自己的特别关注。而第一次收到老师的圣诞礼物,李雁娜再次感动了,“梁老师是我在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地方,遇到的最可爱也最温暖的人。”2014级本科生们都自称“凉粉”,而称梁老师为“梁妈”。

  百度搜索“梁东丽”,会发现“凉粉”早在2009年就有了,学生自发在评师网上推荐梁东丽和她带的“环境化学”,推荐原因里写着:“老师人很好,讲课很细致,让我们能很快理解。”“讲课有水平,很多人都喜欢听。”“老师是极为负责的老师,也许您的负责能使学生学到东西吧。”

  “接触越久越发现,当年传说里的‘大咖’,其实就是有血有肉、知疼知热的普通人。她会给我们做饭,会和我们一起赏花踏春,会关心我们每个人的‘终身大事’,真的就像妈妈一样,事无巨细,全心全意。”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现在又师从梁东丽治学的资环学院环科专业2011级学生郭璋,把自己的感动写成了文章《我的导师并不“凉”》。

  2015年毕业后,郭璋成为学校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陕西省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学校担任初一年级班主任。她将全班42个学生唤作“我的娃娃们”,很快也能一一叫出这些娃娃们的名字,她给他们搜罗科教片播放、每天一测验、赠送小礼物、缝制坐垫,短短一年时间,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要让他们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做一个奋发进取的人,做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恩的人……”郭璋的言行之间,让人看到了梁东丽的影子。

  4月中旬的南校区1号教学楼前,金黄色的棣棠、粉色的樱花、白色的海棠在一片绿海里熠熠生辉,一群群师生来来往往。梁东丽急匆匆走出教学楼,“还有一些试卷没阅完,得回办公室加班。”

  她个子不高,身材微胖,马尾辫在脑后随意扎起来,一副普通近视眼镜,一件老式的驼色风衣,白底蓝碎花的手提包,一双普通的白底休闲鞋。

  她的背影很快消失在花海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