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社员陶士珩教授:对得起教书育人“这碗饭”
农业气象本科、农业气候硕士、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博士、群体与数量遗传学博士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化与生态学系访问学者,翻开生命学院陶士珩教授的简历,其跨界研究广度令人惊讶。对陶士珩来说,这些只是人生履历的平常事。坚守讲台32年,身为二级教授的他更看重教书育人的主业。
静下心来教书
1985年,陶士珩从西南农业大学农业气候专业硕士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农作教师,虽然并不是自己最初的内心选择,但既来之则安之,老教师的潜移默化,环境的耳濡目染,让他慢慢爱上了这个职业,也“蛮喜欢教书”。
陶士珩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的西农,一批德高望重、才华横溢的老教师奋战在教学一线。他们讲课条理清楚,引人入胜。一次周末的例行学习时间,张嵩午老师介绍冷性小麦及其生物学特征研究,从问题的提出到可能的解释层层剥茧抽丝,一个半小时,他听得目不转睛,全神贯注;钱允祺老师耐心细致指导他从实验课到理论课的讲授,提出青年教师需要5年历练,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富有联想逻辑的知识体系;王迺信老师的“十大教学法”更是让他受益匪浅,特别是王迺信“一切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表达出来都很明晰透彻,并且不必费力就可以找到表达的语言”也渐渐成了陶士珩的信念。
从此,面对再难、再深的概念与理论,设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并能找到恰当的例子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成了陶士珩教师职业生涯的常态追求。他主动向老教师请教,学习教学“宝典”,同时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潜心教学研究,无论是自己学过7年的“农业气象学”,还是从零开始的“生物信息学”与“进化生物学”,陶士珩始终抱着精雕细琢的态度对待课程,对待教学,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引导学生在科学之路上勤奋探索。在他看来,历史长河中真正在科学史上有价值的文章并不太多,大部分会湮没于浩瀚的科学海洋中。而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因此教会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与能力,要比传授系统的知识构建更为重要。“教书比工厂制造产品责任更大,产品可以允许一定的不合格率,但我们的产品是人,不合格的社会代价太高。”陶士珩这样要求自己。
让人过瘾的课程
2001年,结束复旦大学群体与数量遗传学博士后研究回校后,凭借深厚的数学、物理学功底,陶士珩率先为本科生开设“生物信息学”。此后,又相继开设了硕士生“遗传分析”、“生物信息学”、“分子进化”,“高级生物信息学”、博士生“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等课程。
因为所开都是新课,陶士珩边教边学,每年根据国内外最新进展、网易公开课、国外大学慕课相关内容等更新教案,尤为强调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他的课堂不是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常规老套的填鸭模式,而是思维海阔天空徜徉、智慧火花相互碰撞的空间。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他的课堂变得通俗易懂,并成为学生追捧的热门课程。生物信息学硕士课程在我校网络教学平台上点击量长期占据排行榜第一。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讲课技巧外,宽广的知识背景与联想能力也必不可少。2015年,陶士珩为生命学院本科生首开“进化生物学”选修课。第一年几十人,去年过PPPPPPPPPPPPPPPPP,今年更是出现130余名学生的“爆堂”现象。课堂上,历史、地理、人文等事例信手拈来,让学生对进化生物学认识更全、更细、更深。生物技术专业152班孟德宇说:“陶老师上课很有激情,从自然选择到大气环流,从基因概率延伸到数理统计、博弈论,始终围绕进化论的核心思想,课程听得很过瘾。”
引导和激励学生
“吃了教书育人这碗饭,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和工资,更要对得起接受教育的学生。”陶士珩心中认可并践行着这个“常识”,导师王立祥教授“老实做人,认真工作”的教导他更是铭记心中。
陶士珩认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接受能力更强、学习能力更强的大学生,如果还是“吃老本”,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照本宣科,学生一定感到无趣。只有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质疑精神,才能真正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有帮助。因此,在为新生专门开设的研讨课上,从逻辑学的基本知识构架、现代科学素养的训练,到理性思维准则的学习与掌握,他都精心设计每个章节的内容与教学环节。章节伊始,他都会在自己精心制作的PPT上,展示若干问题,鼓励同学们思考与讨论,他则微笑着听取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回答,学生热烈讨论之后,再慢慢引导,帮助学生们自己获得答案。
研究生培养中,陶士珩不会给他们命题“作文”,而是着力发掘学生的研究兴趣,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发散思维,或者借助互联网上的论坛,在与同行的交流中,产生科研火花。学生遇到困境时,他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启发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供他们参考,但同时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曾获“吴瑞奖学金”、现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从事基因组分析博士后研究的姜小倩谈起老师,至今感受至深:“是陶老师将我引入了运用计算机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生物进化的全新领域,以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帮助了我完成了硕士、博士阶段学习与研究训练。之后又“洪荒之力”帮助送我走出国门,圆满做到了良师益友的角色。遇到陶老师,是我人生的荣幸。”
从把教师作为职业到成为事业追求,其间的过程,陶士珩苦乐自知。教学工作量最多时,他同时上3门不同的课程,每年的PPT都要补充修改完善,一节课通常要花费3—5倍的时间备课。上课前,利用晚上让所讲内容在脑中过个“电影”,然后仔细琢磨怎样讲才能更生动、更有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开拓生物信息学研究先河
陶士珩认为,交叉学科不是简单的知识交叉,而是知识、手段、工具、见识的交叉,通过抽茧剥丝,沿着研究主线走下去,成长为新的学科交叉点,最终成为新的学科。
陶士珩回校后,郭蔼光教授力主其彻底融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并竭尽全力支持、鼓励他从事当时还很稚嫩但有广泛前景的生物信息学领域教学与科研。在学校、学院支持下,在我校建立了“生物信息学”系列课程体系,并成立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中心起步时一无资金,二无人员,用同事庞红侠的话说简直就是一穷二白。陶士珩带领研究生先从公共数据库下载数据,从中挖掘有用信息,之后,又与相关院系教师紧密合作,有效整合、挖掘农业、生物学数据,十余年来发表SCI论文30余篇,并成功争取到生物信息学硕士点、博士点。
在学生眼中,陶士珩天性纯真,整天笑眯眯的,像个老顽童,一点没有导师的架子,但学术上一丝不苟。遇到学生数据处理粗糙或者态度不够端正,虽然批评的语气比较和缓,但原则问题则绝不含糊,一定要求学生改到位才能过关。
在2015级博士生李相辰眼里,陶士珩还是个“暖男”。中国传统节日,陶士珩会与学生一起过节。实验室出钱给大家买水果、每周到体育馆打球的习惯坚持至今。每天的课间操时间,他会把学生赶到楼道集体做广播体操,下班撵着去球场,自己更是率先垂范,不仅是今年校运会60米老年组冠军,平时骑自行车上下班更是常态。
只要不出差、不回老家,陶士珩就泡在办公室,周六、周天也不例外,这里可谓另外一个“家”。两张书桌,一个兼做床的简易沙发,顺着管道一直攀爬到顶的生机勃勃的绿萝,一盆艳丽的金鱼花为办公室增添了温馨和暖意。闲暇之余,他也会随意练练毛笔字,喝喝茶,但对教学科研的热情和投入却一如既往,这让56岁的陶士珩看起来更年轻、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