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 陕甘晋三省应联动制订关中平原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华商报 2018年3月19日 第A5版
西安将突出高质量发展、加快迈进“万亿俱乐部”;建议连通“西安、西咸新区、咸阳”轨道交通;建议构建关中平原城市群都市农业……本次全国两会,陕西代表团代表聚焦“关中城市群、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群策群力,共同为大西安的发展建言献策。
对于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具体规划,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上官吉庆介绍,目前,西安已制定了《西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方案(第七稿)》,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下一步还将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形态、加快国际化进程等重大问题,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形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完备的规划体系。
规划:西安将建成“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
总的来说,将依托西安的历史文化、战略区位、科创人才、开放平台、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和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六维支撑体系),早日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真正让西安这个“龙头”扬起来,从而充分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服务支撑“三大作用”,助力城市群形成既根深干壮、又枝繁叶茂的生动局面。
辐射带动作用。就是要发挥西安区域性要素配置中心、产业聚集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信息流转中心等诸多中心的“溢出”效应,推动与周边中小城市的产业分工和合作布局,特别是对部分工业实施“腾笼换鸟”,梯次转移到周边地区,带动周边发展各有特色的产业,从而形成梯度分工、战略合作、各展所长的经济格局。
引领示范作用。就是要发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和自贸区建设等先行先试优势,以及在全面开放、“双创”等领域的独特优势,健全多元共享体系,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城市群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竞争。
服务支撑作用。一方面为群内各城市做好人才、技术等各方面服务,帮助他们破解难题、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投身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服务国家战略做强支撑。
经济:突出高质量发展、加快迈进“万亿俱乐部”
谈到如何将西安打造成为西部经济中心,上官吉庆说,西安将以建设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总抓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为目标,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协调拉动作用,在做大总量的同时做优质量,在做优质量的前提下做大总量。
一方面是突出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高端的产业和产业的高端”。充分发挥科教人才、国防军工和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硬科技”“黑科技”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半导体产业、文化产业等),抢占全球产业链的制高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实施“三换三名”工程,推动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从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跃升,全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全面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另一方面是加快迈入“万亿俱乐部”,着力打造4个万亿级大产业。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和航空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文化旅游大产业,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努力将西安建设成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城市和国家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城市,不断做大经济总量。
民生:势必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 收入的增多
谈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会带给市民的实惠,上官吉庆说,城市首先是“人”的城市,而非“物”的城市。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初心。
“为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奋斗,是我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官吉庆说,西安蓬勃发展了,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因为,经济的发展势必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经济的繁荣会带来工资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多,同时城市的环境更优美、服务更高效,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会更舒适、更方便。当然,从建设到建成,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信心、有决心早日建成国家中心城市,让市民共享建设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主席吕建中
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全域旅游示范区
关中平原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但旅游发展还存在特色不鲜明、聚集优势不突出,对丰厚旅游资源的挖掘、利用和创新不足,旅游文化产品缺乏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主席吕建中建议,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全域旅游示范区。
吕建中说,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关中平原城市群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这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而《规划》中提出了“畅通城市群内快速交通网络”的要求,为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良好硬件设施基础。通过软实力与硬设施的对接,有力推动3省12市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以西安为核心,以渭河滨水生态带、大秦岭山地生态带、黄土高原生态带为轴线,突出历史、景观、遗产、城镇、生态特色,围绕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丝路文化、革命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通过旅游产品共创、旅游线路共设、旅游市场共拓、旅游品牌共塑,打造2小时全域旅游区,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进而形成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跨区域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他表示,目前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全域旅游方面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文化旅游资源效能发挥不足;二是区域文化旅游特色不鲜明,对丰厚旅游资源的挖掘、利用和创新不足;三是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不充分,缺乏特色旅游文化产品;四是文化旅游集聚优势不突出,缺乏科学有效的联通、联动;五是文化旅游管理体制不通畅,特别是一些跨区域的大遗址或景区一般由多部门分割交叉管理,内部调控难度大。
吕建中据此建议,成立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领导机构,编制关中平原城市群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规划。搭建关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设立关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创新“旅游+金融”发展模式,由国家有关部门协调,西安市人民政府牵头,联合金融机构、12个城市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设立关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游发展基金,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将资金投向关中平原城市群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和精品工程,形成一批既有机融合,又各具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立足关中、联通全国、影响世界的“一带一路”重大人文交流支点旅游品牌。
全国人大代表、渭南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远
亟需在渭南中部与运城中部跨黄河新建高速通道
针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渭南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远建议,将陕西富平至山西永济段作为京昆高速复线建设。
李明远说,作为关中城市群的重要区域和组成部分,陕西东部的渭南和晋东南的运城,跨黄河交通不畅的问题仍未有效解决。从北到南,除京昆高速禹门口黄河大桥与潼关风陵渡黄河大桥外,沿黄河130公里范围内,再无公路桥跨越黄河连接陕晋,严重制约了陕西东部与山西、河南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亟需在渭南中部与运城中部跨黄河新建一条高速通道,解决西安通往运城的车辆需向北绕行京昆高速或向南绕行连霍高速进入山西的问题。
目前,国家要对京昆高速改扩建,若按原线路建设,无法有效解决陕西渭南与山西运城跨黄河之间“两头有路、中间无桥”的现状,应当在京昆高速改扩建中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将改扩建与解决跨黄河交通不畅问题统筹考虑、一体推进。
李明远建议,将陕西富平至山西永济段作为京昆高速复线,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十三五”规划,起点从富平县城东刘集镇接京昆高速,向东经卤阳湖南部,沿蒲城县南缘,过大荔县,设特大桥跨越黄河后,进入山西省运城市,终点接入山西省运(城)风(凌渡)高速,路线全长134公里,并于2019年开工建设。此事陕西渭南市和山西运城市已多次沟通,达成一致意见。这既可解决京昆高速复线建设问题,又对国家中心城市西安辐射带动晋东南地区发展至关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民盟陕西省委会副主委昝林森
陕甘晋三省应联动
制订关中平原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民盟陕西省委会副主委昝(zǎn)林森说,应实行三省联动,构建关中平原城市群都市农业。
昝林森说,关中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碎片化、产品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建立在优质化基础上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还比较弱小。农产品的品牌化、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监控和溯源体系建设比较滞后,农产品大品牌比较少,能做到全程质量监控和溯源的更少。粮、果、畜生态循环链衔接不够紧密,产业关联度比较薄弱,农业绿色发展面临较多问题。
昝林森建议,应进行三省联动,制订关中平原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陕西、山西、甘肃三省应尽快研究出台符合市场需要的农林牧渔优质产品差异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的发展规划,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同时,也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城市群经济发展对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优质农产品需求,根据区域农业资源禀赋和城市圈需求特征,统一规划,分区实施,个性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以西安自贸区及其杨凌片区为重点,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将关中平原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标准化、生态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最高,需求与市场衔接最紧密、贸易最畅通透明的现代优质农产品生、加工和流通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公交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曼利
西安、西咸新区、咸阳应尽快实现轨道交通相连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公交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曼利说,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会给西安市民带来更多的发展红利,比如医疗方面会有一些全球的高端医疗资源、甚至国际的高端资源进入西安,让老百姓享受高端的医疗服务;教育方面可能会加强西安和国际学校的合作,使西安的学生有更多接受国际教育的机会;此外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建设,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每一个市民都能够享受到西安发展带来的红利。
王曼利说,面对获批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机遇,“大西安”理应加紧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按照国家化大都市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比重不少于50%要求,依据《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关中城市群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合理确定下一阶段轨道交通的建设方向,加大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提升轨道交通的覆盖和影响范围,尽可能多的覆盖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大型的对外交通枢纽,如高铁站、机场等,打造内外融合的综合交通体系,力争2025年的轨道交通客运比重达到35%左右,为大西安迈向国际化大都市提供现代化的交通服务水平。
从大西安都市区的发展看,目前迫切需要尽快形成连通“西安、西咸新区、咸阳”三地的轨道交通通道,引导三地的协调发展。
王曼利据此建议,希望国家部委重视西安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以支持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对贯通“西安、西咸新区、咸阳”三地的轨道交通建设优先考虑。
原文链接:http://ehsb.hsw.cn/shtml/hsb/20180319/6795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