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师】刘曙东:天大的事都没有讲课重要
提起农学院刘曙东老师,知道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刘老师的课讲得真好!”“他上课从不带书,东西都在刘老师脑子里装着呢!”
农学院硕士生导师刘曙东教授,已经59岁了,从1984年硕士毕业登上讲台,至今已整整走过三十四年。再有一年时间,这位资深的遗传学老教师,就将结束自己的执教生涯了。
为什么说他讲得好?因为深奥枯燥的遗传学,到了刘老师这儿,总能出神入化、化繁为简;复杂抽象的推理,他总能抽丝剥茧、层层呈现;生僻拗口的术语,他总会随口道来,如数家珍。
正所谓:一个水杯,一只U盘,滔滔不绝一节课;三寸粉笔,三尺讲台,春秋红烛三十载。
“我的引路人”
史雪是一位2013年才入职我校的年轻教师。她到校后,安排主讲遗传学。但她并没有马上上讲台,而是先足足听了两个学期刘老师的课。
“遗传学是门非常难讲的课程,一环套一环,逻辑性非常强。课程要求教师在讲授全过程脑子都必须高速运转,不能丝毫出错,如果掌握不好自己就会很容易绕进去,继尔无法讲下去,再加上现代科学的发展,很多新信息、新概念要补充,所以对讲课老师的要求较高。”史雪说。
小史老师认真听起了刘老师的课,并深深折服。“他讲课逻辑性超强,条理很清晰。过去学校没有PPT要求时,他就用一行行板书,把公式推导、逻辑推理清楚地呈现出来,现在要求用PPT,他还是会边写边讲,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到了正式讲课时,史雪内心特别紧张,8点上课,她5点就起床,把要讲的过一遍,“总怕突然卡住了说不下去。”这时刘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她:“你刚上讲台,一定要做好讲义,把所有要说的每句话都写出来,这样才不会出错,才有底气。有些青年教师讲课,几乎就是在念PPT,我们要对得起学生,要负起责任。”
去年,发生了一件令史雪感动难忘的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拓展学生知识,史雪申请了一个关于“翻转课堂在遗传学教学中应用”的教改项目,刘老师知道后告诉她,这个想法也是自己思考过的方向,并和她认真作了交流。
但第一稿出来后,刘老师很不满意,认为史雪的理解不到位,他亲自动手改了起来。第二稿出来内容改动很大,在随后的参评中,获得了校级教改项目,是全院两个获批的校级项目之一。
“专家评审时,评价这个项目是真正用了心写的,对我的激励很大。其实这个功劳在刘老师,没有他的意见和修改,就不会有这个项目的诞生。刘老师不仅是我的领门人,也是我的引路人。”史雪由衷地感慨道。
“我们最佩服的老师”
在大二学生赵雅琪的眼里,年过五旬的刘曙东老师很帅气,因为“他平时上课时只拿一个水杯和一个U盘,走进教室时胸有成竹,让我们感觉也很踏实。”
“他讲课既遵循课本,又不局限课本。生僻的知识点讲授过程总会穿插讲一些小故事,如定律发现的过程,科学家的逸闻趣事。有次我问刘老师一个关于分子生物学的问题,他帮我在课后查了很多资料,再给我讲,后来还在全年级表扬我会举一反三思考呢,呵呵。”
当然,同学们的崇拜还有别的。“老师给我们改作业,错的他都标注出来,谁错在哪,班上交了几本作业他都记得。他还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看出谁的思路哪里不清楚,课后就会给你再讲。他讲课从前到后条理清晰,声音洪亮,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刘老师的课几乎每次都是满员。”
赵莹菲同学更是直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仰:“我是第一次遇见这么好的老师!课程中大量的数据他都记得特别准,总是随口道出,再深奥的内容也能讲得行云流水,刘老师又很和善,他特别爱笑,也爱逗大家笑,他是我最佩服的老师!”
“身为人师肩有责任”
外表朴实,讷言含蓄,问及各方赞誉,刘曙东老师竟然有些羞涩,真想象不出刘老师在讲台上是如何的滔滔不绝。
1984年,刘曙东以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身份毕业分配到我校前身原西北农学院执教。在当时,大中专生都很稀少,一名硕士生可谓是凤毛麟角的人才,三十多年过去了,他以怎样的平常心平静而执著地走了下来?
“当年,分配到杨凌的那一批人都走完了,这些年把名利荣辱都看淡了,只要师生能认可,就是荣誉一等奖!”刘曙东爽朗地笑道。
师者,答疑解惑也。“教师首要把课讲好。既然站在这三尺讲台,教书就是天大的事,严格要求学生,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身要过硬。把书教好,做起来并不易,不爱学习的学生如何调动? 这是每位教师都要思考并做好的事。”
数十年,他潜心遗传学教学,先后主讲过《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及《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等课程。遗传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
他主编出版了《遗传学》、《遗传学习题解析》和《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丰产栽培技术》等著作,副主编出版《普通遗传学》,又主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教材1部。先后获得省部级奖1项,国家级科技成果1项。
“我自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遗传学是我的主讲,我几乎把古今中外所有的遗传学全看了,基本上做到了学生可能延伸的与之有关的问题全知晓。”
他郑重强调为师的责任。“身为一名高校的人民老师,不能误人子弟,学生掏着钱,国家付着钱,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送孩子来的家长,对得起国家,要有职业良心。天大的事都没有讲课重要!”
学生有为是他最大的慰藉和幸福。就职长江大学的遗传学教师是他的学生,曾多次说最感激的是刘老师,因为任何问题都能从以前老师讲过的内容里找到,自己用的讲稿都是老师的。“通过我的传承让他们真正学到了东西,很开心!”不善言辞的刘曙东眉眼都是笑意。
这笑容,照亮了他普通而执著的数十年红烛生涯。
他不善言辞,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不是舞者,长袖善舞、眩目明艳,但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讲台上,他却洋洋洒洒,舞出了生命的美好。
岁月如斯,可赞。
编者注:刘曙东教授是民盟盟员,长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和相关课程教学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遗传学习题解析》和《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丰产栽培技术》2本著作,副主编出版《遗传学》书1本,主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教材1部。共获得科技奖励4项,其中省部级奖1项(第二完成人),国家级科技成果1项。从教以来,先后主讲过《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及《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