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统战之声» 中国教育报社论(一):营造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氛围

中国教育报社论(一):营造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氛围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分子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日期:2017-03-17  作者: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次数:

伟大的事业,决定了我们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更加需要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关于知识分子的重要讲话,从伟大事业的高度重申和强调知识与知识分子的极端重要性,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新概括,对如何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号召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充分尊重、高度重视,既是对广大知识分子的鼓舞和激励,也是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嘱托与期待,更是向广大知识分子共襄复兴伟大事业的号召。

高度重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诞生90多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注重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在许多重大场合就知识分子问题发表谈话,深刻回答了事关知识分子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成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标志着我们党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进入了新境界。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处在发展模式的变换期、发展动力的切换期,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最大隐患、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迫切要求广大知识分子“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走在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期路上的中国,急需充满创造力的各路贤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社会上关心、尊重知识分子的氛围越来越浓。从对知识分子的关心,到认真调查研究解决他们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从政治上充分信任,到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创造最佳条件去吸引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现在知识分子有了更多用武之地,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学成回国。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是科技人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也仍然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这是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最大程度会聚起各领域的天下英才,直接关系到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能走多快、走多远。“全社会都要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时代号召,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人才的渴望前所未有,展现了总书记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

如果说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主要考量的是对待人才的态度的话,那么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更多的是考验我们引才聚才的能力。信任是对知识分子最好的尊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首先要信任知识分子。要为知识分子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成长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要用得好、留得住。只有努力营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才能真正“筑好黄金台,引得凤凰来”。(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