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陕西省委统战部、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高校党外人士“同心•追赶超越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精准对接大荔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实际需求,11月8日至10日,我校组织7名党外专家赴大荔开展乡村振兴专项调研。

实地调研

在小坡村合影留念
调研组先后走访了韦林镇、朝邑镇、安仁镇、范家镇等4个乡镇,实地考察了食用菌、肉牛、胡萝卜、冬枣、水产、莲藕等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考察结束后,召开了专场座谈会,我校专家与大荔县农业局、各乡镇负责人,红枣研究院院长、农资企业家以及种植养殖大户等面对面交流,进一步了解地方农业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与会专家结合调研情况一一发言,为大荔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座谈交流
民盟盟员、作物栽培专家张保军教授建议,要对接国家发展需求,重视粮食生产,加强农业智能化建设;要深入挖掘产业背后的文化内涵,凝练出具有大荔特色的“冬枣精神”,并加强宣传。民进会员、水产养殖专家吉红教授针对范家镇水产业发展建议,要因地制宜选择养殖模式,瞄准池塘养殖,做好设施改造升级;要加强组织化建设,培植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要抓好品牌建设,利用地标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要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将养鱼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民盟盟员、农业区域规划专家冯永忠教授表示,大荔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和人才优势,当前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开展系统调查,编制县域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体系构建,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校地合作,努力打造成为陕西省乡村振兴样板县。民盟盟员上官周平、致公党党员黄建、食用菌专家杜双田、无党派人士杜军志等也先后围绕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食用菌机械化与多元化发展、产业链延伸以及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专家教授建言献策
调研期间,黄建与大荔红枣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商讨了冬枣种植技术培训事宜,计划近期对基层技术骨干开展主题为“2021大荔冬枣品质提升行动”专项活动。
下一步我校党外知识分子将继续发挥智力优势,围绕调研和座谈中的具体问题,精准对接相关部门,建立有效、长效沟通合作机制,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