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发挥统战优势促发展 科技服务三农显成效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5-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有副高级职称以上无党派知识分子365人,建立有民盟、九三、农工党基层委员会,民进、致公党基层支部5个基层组织,在职民主党派成员404人。2014年,统战工作以服务“三农”发展为着力点,鼓励和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开展智力支持服务、科技咨询和人才培养等活动,为陕西、乃至全国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打造统一战线服务三农发展平台


致公党支部主委黄丽丽(左一)陪同致公党省委主委陈超(左四)在安康考察

  ——着力加强领导,凝聚力量。党委统战部发挥引擎作用,整合了统一战线资源,推动统一战线整体优势发挥。每年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代表人生等参加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帮助他们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着力集智助力,建言献策。鼓励引导统战人士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发展建言献策。支持代表委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撰写建议、提案,我校校长、无党派人士、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物学家孙其信教授,在参政议政中高度重视 “三农”问题,被推选为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农业组副组长。2014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关于警惕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非粮化”倾向》建议,以专报形式报送中央,得到李克强、张高丽、汪洋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

  ——着力创造条件,激发热情。坚持以照顾利益凝聚人,利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走访慰问省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留学归国人员,归侨侨眷等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及时向他们通报学校的重要工作进展情况,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等情况。

特色服务“三农”成效显著


党外人士在学校三原小麦试验站考察

  ——参与学校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创新。鼓励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专业特长,报效国家。九三社员、陕西省政协委员韩明玉担任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组织建立了由27个岗位专家和24个综合试验站组成的体系架构,经过7年多运转,现已形成了全国苹果产业主要研发力量大联合、大协作的有效合作机制,收集建立了全国苹果产业基础性数据库,有效应对了产业中突发性问题。

  ——深入开展科技支农和农民培训。民盟盟员赵惠燕在长武、彬县、宁强、眉县等地开展气候变化培训、科技培训和产业培训10多期,进行“低碳生活、适应气候变化”大型公益宣传活动,累计发放“低碳生活你我他”科普手册5000份、“农村适应气候变化技巧宣传画”5000份。“十一五”期间,我校九三委员会副主委、博士生导师汪有科教授坚持在榆林开展山地红枣研究,将先进的旱作技术和滴灌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创立了“大户承包+科技支撑+政府服务”的运行模式,实用成效显著,使当地红枣单产实现了大幅度跨越,推广面积达10万亩以上,成为我省利用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亮点。

  ——积极助推新农村建设项目。组织开展的汉中市农业农村状况调研、安康市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商洛市商南县的“三农”问题综合等专题调研都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201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致公党支部积极参与“关于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扶贫开发的研究”的课题调研,支部主委、课题组组长黄丽丽教授率领我校致公党党员赴镇安县进行调研,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实查,确定了板栗产业、农民饮用水及年轻农民技能培训等3个方面的扶贫内容。

把助推“三农”发展作为推进统战工作的着力点

  ——新时期党的统战工作任务和学校建设发展中心,是高校统战工作发展的主线。围绕统战工作为发展服务的主题,发挥统战工作职能,把全面落实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要求贯穿始终,把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要求贯穿始终。充分做好牵线搭桥、拓宽渠道的具体工作,利用统战优势,为学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开辟新的途径,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2014年,党委统战部对民进支部主委李录堂教授牵头承担的《商南县秋木沟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项目给予了专款支持。

  ——加强与地方统战领域的广泛联系,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统一战线自身优势和特色。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农业高等院校,大学立足于发挥好我校统战工作的特殊优势。与省委统战部开展“联合扶贫试点工作”,与杨陵区政协联合举办“校企联盟”活动,与高教工委联合举办“高校智力支持服务”活动等,这些活动的成功组织,是大学统战部工作与地方统战部门共同探讨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这些活动的组织开展,形成了具有向心力与影响力的统一战线。

  ——激发统战工作发展内在动力,实现统一战线自身科学发展。高校统战工作看似“软”、“虚”,实际上优势非常突出,工作空间非常广阔,工作任务也很“实”。关键是要找准统战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全面激发统战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党外专家在服务“三农”过程中,既是对自己的科研成果的应用,也是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奉献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该文发表于《中国统一战线》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