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孙其信校长《关于警惕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非粮化”倾向》建议得到中央领导重视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0-31   
    我校校长、无党派人士、全国人大代表孙其信教授,在参政议政中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担任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农业组副组长以来,提出的《关于警惕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非粮化”倾向》建议,以专报形式报送中央,得到李克强、张高丽、汪洋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

    2013年4月至8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的现状及机制构建”课题组选取了粮食主产区的4个省14个县,进行了万分之一大样本农户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农地流转“非粮化率”令人担忧。转入大户非粮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率最高,体现了流转规模越大,非粮化倾向越明显。

    《关于警惕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非粮化”倾向》建议分析了导致农地流转“非粮化”的原因主要是:粮食作物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比较收益低;农地流转价格快速上涨,加剧了“非粮化”现象;农地流转后实际种粮户得不到种粮补贴,国家粮食直补政策未能发挥应有效应。

    结合当前农地流转“非粮化”倾向对粮食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增加种粮农户收入,提出以下四点相关政策建议。一是构建动态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是合理限制农地流转“非粮化”,探索农地流转新模式;三是创新粮食补贴方式,切实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四是加大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