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先后于3月4日、5日隆重开幕。我校广大党外人士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盛况,通过现场聆听和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密切关注两会动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畅谈学习体会和感想。大家一致表示,对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倍感振奋,对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要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为学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昝林森教授表示,现场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信心倍增。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和农林高校教师,这些工作部署和计划安排也是我多年关注和呼吁的,在今后工作中,要坚决扛起使命责任、彰显时代担当,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林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教授表示,今年的全国两会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展望开创未来新局面,任务重大,意义非凡。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鼓舞人心,为我们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要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两会”精神,特别是要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考察调研,高质量建言资政,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陕西省政协委员张保军教授表示,聆听完汪洋主席所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后,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深感自己能够以政协委员身份,作为党和政府农业政策的“宣传员”、农业科技的“引领者”、农民群众的“贴心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当好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当好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建言资政,为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陕西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副校长赵敏娟教授表示,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肆虐下,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擘画了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图景,坚定有力,行稳致远,令人倍感振奋。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结合学校“12345”发展思路,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自身优势,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贡献智慧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农工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学校知联会会长单卫星教授表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我国种业创新发展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强调继续加大农业投入,保障国家粮食供给能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让我们农业教育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更加明确了种业创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关键作用,为今后的农业教育和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将立足本职,潜心做好作物生物育种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推进种业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学校作物学科影响力和种业创新能力,为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及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致公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总支主委黄丽丽教授表示,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今年的全国两会更是意义非凡。带头将两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是作为一名民主党派负责人的责任担当,我们要深入领会两会精神,进一步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要胸怀“国之大者”,在服务大局中更好履职尽责,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民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支部主委李录堂教授表示,“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严打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针对高校毕业生大规模增长的就业创业政策支持”……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无不体现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搭载民声民意的直通车,承载着人民新的期盼。作为民进主委,我要团结带领广大民进会员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领会报告精神的实质内涵,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立足本职,为科研贡献力量,为国家培育英才。
民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支部主委朱玉春表示,报告中提出,“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2万美元”,这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取得的巨大胜利。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切实和及时地把两会精神融入教学中,用丰富多彩的现实素材和生动鲜活的语言传递两会声音、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真正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学校侨联副主席、留联会副会长吉红教授表示,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关键在人才。作为留学归国人员,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侨智侨力,深入乡村一线,为农业注入科技新动能,为乡村建设增添新力量,助推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民盟中央农业委员会委员、民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副主委上官周平研究员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上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我深受触动。受全球疫情反复和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比以往更加强调稳定供应。我们要迎难而上,奋发有为,进一步优化西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完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强现代农业发展创新与区域示范、推进上合组织农业合作与国际农产品市场互补,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康乐
终审:刘敏芳